講講我在平潭成長的經歷吧
我的老家在平潭縣(現在應該叫平潭綜合實驗區了)蘇澳鎮六秀村,就在貓頭墘的隔壁。每次別人問我的時候我都是說我是從山溝溝里出來的孩子,你還真別說六秀村真是個三面環山,一面向海臨山而建的村子。記得小時候讀小學一二年級是在外婆家,每次周末想家了就回村里,都要走上一個多小時的山路。還好有個鄰居比我大一歲的孩子跟我一起走,要不然要我一個人還真不敢走。那會每次走都要經過一個村子,那里有很多木麻黃組成的一片森林,聽說是有個神經病住在森林里的小屋,每次走到那里都是要用跑的,現在想想也是挺搞笑的。
其實回去還是可以坐摩的的,但是為了省錢都是用走的。重點那時候還覺得很好玩,一路上邊玩邊走,一點也不覺得累。到家看到父母的那一刻才是最開心的,爸媽總是說這么遠還跑回來,都不怕路上被人拐走了。后來再長大點就有了水泥路,但是每次回去已經不是走路了。印象中也再也沒走著回去過了,在讀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就搬到縣城里去了,回去的機會也變少了。
在快到村口前面點的一條路上是可以直接看到村莊面向的那個大海,每次看到那個畫面就知道快到家了,所以在我眼里那個地方看到的風景就是最美的。有機會朋友們有去貓頭墘玩的話就知道了,有個拐彎的地方就是我小時候看到海景的那個地方。聽我老媽講那會她嫁過來的時候,這條從外婆家過來的上山路還是石板鋪出來的。那會就只能用走的車都過不去,摩的的話也有,要技術非常好的老師傅才能開。不過在我的印象里就已經是一條挖機挖出來的土路了,那會我還站在老家的窗戶上,手把著窗桿問我老媽那個跟手一樣的東西是什么?足足看了一個下午吧。
小時候總覺得村子怎么這么大,每個地方都走過去好像要花上很多時間。現在回去感覺沒10分鐘就能把村子逛個遍,但是再也沒有那時候的感覺了,已經是物是人非。那會我家門口總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,不管是午后還是傍晚都是一整個村的人坐在門口的石階上聊天。而我們一群小孩則是到處跑,玩游戲啊捉迷藏,跑累了就去睡了,無憂無慮的生活。
那會大人們聊的天到現在已經成了過眼云煙,只有一件事到現在我都還記得。在我手上兩個手指的中間有個傷疤,是那會被蚊香給燙傷的。小孩子愛玩,還被伯母抱在手上的我拿著蚊香不停的揮舞。最后那個點燃的頭掉進了指縫里,這下好了在那邊一直哭,每個人都不知道為什么哭。我老媽說足足有哭了10幾分鐘,一家人把身上都找遍了還不知道哪里出的問題,到最后才發現的。我現在想來被發現估計是那會肉被烤出香味了吧…哈哈哈哈哈。關注底下趣平潭網公眾號,了解更多信息。

還沒有任何評論,你來說兩句吧